慈善文化
你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慈善文化 >
如何让民众“善心生”
时间:2012-09-08   云阳县慈善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如何让民众“善心生”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重庆市云阳县慈善会 

   
 慈善是一项社会事业,已成为社会救助和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补充。是构建和谐、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。动员和组织全民参与慈善活动,从思想、道德、伦理诸方面挖掘人们的慈善潜能,不断提高慈善意识,慈善事业社会化才能健康发展。 
  《 国语、敬姜论劳逸》中指出:“夫民劳则思,思则善心生;逸则淫,淫则忘善,亡善则恶心生”。《英、罗素,(闲散颂)》也讲,在一切道德品质中,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。一个和谐社会,一个充满爱的人际环境,必须倡导“劳则思,思则善心生”的人生理念,让民众在于劳于思中,从心灵深处,滋生善心,培育善意,形成一种强大的思想力、生命力,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,一种对事业的激情,慈善之花就会绽放,浪漫人间。
   重庆市云阳县是库区的一个移民大县,人口大县,也是一个国贫县。自然灾害频繁,困难群体庞大,经济发展相对滞后,公共财力、公共救助能力有限。如何做好贫困山区的慈善工作?县慈善会从成立之日起,我们就坚持不懈地抓好百万人民慈善意识的普及和提高,认真总结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、道德情操,把历代民众传承的“仗义乐捐”美德,库区人民“移民奉献”情怀,和山区人民“自强不息抗灾自救”精神结合起来,紧紧抓住“善心生”这条主线,开展形式多样、结合实际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发动。云阳慈善氛围越来越浓厚,慈善工作越来越活跃,募捐能力越来越增强,救助效果越来越明显。两年来全县共募集捐赠资金1700余万元,捐物3万余件。其中,今年“5.12”汶川大地震募集抗震捐赠款1300余万元,物资折款50余万元。对一个贫困县来说,称之为历史之最。我们的体会是:
   
用“善心生”,启迪云阳人的慈善伦理
    伦理,是思想和灵魂,是道德规范,是行为准则。云阳人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,兼容勤劳、聪慧、执着、热情、豪爽的性格;民风纯朴,讲义气,重亲情,“重然诺而轻生死,贵忠义而贱财帛”;导之以理,可赴汤蹈火,动之以情,可解囊倾赠。我们从勤奋的山区人民本质,和迫切要求改变自我贫困状况入手,大力宣传“人无德不立,业无德不兴,国无德不威”的道理,结合云阳人民革命斗争史,性格特征,民风特点,启迪人们的善心,开发人们的心扉,引导民众喜爱善,珍惜善,向往善,培育民众“善心生”,明确提出“关心别人,关爱别人,就是仁慈”,就是“善”的萌芽,就是“善”的滋生,就是“善心生”的过程。重庆市河牛滚装船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建强同志,是通过自己辛劳奋斗致富的农民企业家,他生在故陵坨,长在长江边,从小拉纤撑船,后修补船只,建造船舶,发展成为川江上一支具有实力的滚装船队。当他站在自己船队的甲板上,看到两岸辛勤耕耘的农民兄弟,自己家乡的贫困人群,他思绪万千,怜悯、同情之心,油然而生,善心迸发,“致富不忘家乡人”,他一次又一次的慷慨解囊,帮助那些需要关心的人。去年六月,家乡遭受洪灾,他捐款5万元;今年“5.12”汶川大地震后,又从万州赶回云阳,向灾区人民捐赠10万元,奉献赤子之心。由于我们坚持“师法教化,礼仪规范”,造就使人向善,让人从善的环境,像这样“劳则思,思则善心生”的典型,层出不穷。

    用“善心生”,传承云阳人“仗义乐捐”美德
    云阳人民素有“与人为善,热心公益,济困恤贫,仗义乐捐”的美德。明朝县人唐俭为落水举人捐衣赠艮,送京赴试;康熙年间,谭高乾先生善医道,常为贫困病人施药;乾隆四十三年,全县大旱,孙时开等善人“捐钱煮粥赈饥”,民国期间,建慈善会,设同乐堂、育婴堂,举义学,赈灾救助,收纳孤残幼婴……。解放后,云阳人民更是崇尚义举,乐善好施,扶危济困,养孤助残,据民政志记载:从解放到1996年,接受各种捐款800余万元,社会救济1000余万元。77岁退休教师,烈属张云霞女士,受“仗义乐捐”,“乐善好施”的熏陶,自己节衣缩食,在职时,经常周济身边的贫困学生,受到教育系统的表彰和社会人士的称赞。退休后,积极参加老年活动,关心青少年成长,继续帮助身边的困难老友。“5.12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就亲自到邮局向四川红十字会汇去2000元捐赠款,在云阳县抗震救灾晚会后,又来到县慈善会将自己多年积蓄的2万元献给灾区,还积极参加抗震宣传,动员子女湧跃参加县里捐赠活动,给世人展现一颗永不衰老的慈善之心。
   
用“善心生”,深化云阳人“移民奉献”精神 #p#分页标题#e#
    举世闻名“三峡工程”,使库区复地的云阳县淹没陆地75.48平方公里,其中:耕地32377亩,林地10394亩;淹没县城一座,集镇23座,工矿企业181家;淹没人口11万,其中外迁3.9万。面对这一“世界难题”,县委、县政府从思想动员入手,激活云阳本土文化积淀,融合云阳的革命文化、盐文化、慈善文化……,通过组织宣传队,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传媒,广泛深入地发动,耐心地做好思想教育,让“国家兴忘,匹夫有责”的爱国主义情操在云阳人民心中形成共识,“互帮互爱,顾全大局”的团结协作意识在云阳人民心中生根,“不计较得失,敢于从头来”的艰苦创业精神不断在云阳人民心中升华,汇集成为“舍小家,顾大家,奉献三峡为国家”的三峡移民精神。在这一精神的召示下,全县人民以移民为先,移民为重,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,赢得“三峡移民看云阳”的美誉,获得国务院的表彰。我们将“移民奉献”精神作为宝贵精神财富,紧紧地同启发民众“善心生”结合起来,成为推动慈善工作的动力。在今年“175”水位的清库工作中,高阳、双江、盘龙、故陵、红狮、龙洞等乡镇,不仅圆满完成移民清库工作,而且在“5.12”汶川大地震捐赠活动中,仅这六个乡镇就动员人民群众、乡村干部捐赠110余万元,用真诚的爱心表现出三峡移民的美好心灵。
   
用“善心生”,提升云阳人“抗灾自救”能力
    云阳县地处北回归线亚热带季风区,县境“一江四河”,高山、丘陵、河谷错落分佈,地质脆弱,灾害频繁。据云阳民政志述:民国三年(1914)—1985年72年中,共遭受各种自然灾害161次,平均每年2.24次,其中有52年同时遭受两种自然灾害的袭击。各种灾害中,以旱灾为主,并伴随而生的有洪灾、山地灾害、风雹灾、病虫害等。民国24年春旱加夏旱,灾民8万余人,死300多人;1982年特大暴雨洪灾,百年罕见,造成老县城东侧鸡扒子大滑坡,睹塞长江,国家疏浚长江航运就花去1.2亿元。解放前,灾荒年中,“饿殍盈途,饥民食草根树皮殆尽”,灾民扶老携幼,逃荒要饭,民不聊生。解放后,坚持生产自救,防灾、抗灾、救灾相结合方针,依靠群众,开展救灾工作,一定程度减轻了人民群众损失。随着国力的增强,防灾 、减灾措施的实施,以及惠民惠农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,特别是以“慈善事业、社会保险、社会救济、社会福利”为支撑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,民众抗灾自救的信心大大增强。两年来的慈善工作实践证明,只要我们大力弘扬“团结互助,和衷共济,扶贫济困,手足友爱”的社会风气,倡导“互尊、互爱、互助、互帮”的和睦人际关系,让“善心生”的道德观念,贯穿于慈善工作的始终,贯穿于亦教亦乐的活动和现实生活中,在乡村、城镇一遇灾害和不幸,人民群众就能“亲帮亲,邻邦邻,互帮互助,共渡难关”,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在云阳蔚然成风。加上党委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,现在,云阳的募捐能力不断提高,慈善基金的不断状大,抗灾自救的能力不断增强。从云阳慈善体系来看县慈善基金从过去的零,今年将增到80万元,乡镇稻草基金将达到450万元。
   “善心生”这朵慈善思想的火花,有党委、政府的坚强领导,全县民众的积极参与,众人浇灌,众人培育,就能茁壮成长。苏.伊罗夫告诉人们:“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暖流,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”。而闪跃爱心从事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人们,在传递自己善心的同时,对他人是一种安慰和奉献,对自己更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。让“善心生”在民众中滋生、成长,人人都来“日行一善”,将给我们的慈善事业和和谐社会带来百花盛开,春色满园。